深圳发现1例核酸阳性人员(深圳新冠阳性)
深圳新增1例无症状,他是如何被感染的?
记者从深圳市疾控中心获悉 ,27日凌晨,深圳新增1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其近期曾2次从深圳到北京出差 。据介绍 ,王某,男,27岁,居住于深圳市宝安区海安苑1栋。王某于12月7日—12日 ,12月21日—25日在北京出差,其余时间均在深圳。12月6日 、14日、20日先后到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进行3次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 。
月27日0-24时 ,广东全省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深圳报告,为外地返粤人员。全省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例 ,广州报告,来自坦桑尼亚。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8例,广州报告3例 ,均来自伊拉克;深圳报告3例,分别来自俄罗斯、菲律宾和莫桑比克;佛山报告2例,分别来自孟加拉国和菲律宾。
直接接触新冠患者接触患有新冠病毒的患者这是最严重也是最直接的病毒传播方式 ,新冠病毒可以通过唾沫,空气等途径传染给别人,而近距离的接触时就给病毒传染提供的最佳的条件,新冠患者说话打喷嚏 ,以及跟新冠患者共同进食等,都会把新冠病毒传染给别人 。
广东省深圳市新增无症状感染者一例,这名无症状感染者有密切接触者 ,在未确诊前,她和已确诊新冠肺炎的母亲生活还外出买菜等。8月19日,52岁的魏女士 ,经深圳市的防疫中心人员和市医院的防疫专家确诊为无症状感染者。魏女士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目前体征正常,没有出现发烧发热的症状 ,情况很稳定 。
陆丰疫情发生后,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会同省公安厅 、深圳市、汕尾市以及省(市)疾控中心,开展病毒溯源和查清传播脉络。第一时间开展病毒全基因组测序 ,采取5例感染个案的鼻咽拭子样本,对其病毒进行全基因组三代序列测定和分析,发现这5例的病毒基因序列高度同源。
确诊病例情况:8月12日0-24时,深圳本土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例 。该病例在确诊后 ,立即被纳入闭环管理,并转送至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隔离治疗,目前情况稳定。无症状感染者情况:同期 ,深圳还新增了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2例。
深圳本地首次发现BF.15变异株,它们是从何而来的?该如何防范?
1、BF.15变异主体有可能是由境外输入引发本地感染,在生活中一定要多加小心,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离 ,佩戴口罩,保障自身生命安全 。
2、**传播隐匿性**:BF.15变异株具有较强的隐匿性,这意味着它可能在感染者体内复制而不引起明显的症状 ,从而使得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更加难以被察觉和控制。这种隐匿性增加了防控的难度,因为无症状或轻微症状的感染者可能不知道自己已经感染了病毒,从而继续进行日常活动 ,导致病毒进一步传播。
3 、这种病毒被称之为BF.15,根据有关消息表示,这种病毒是在深圳本地首次被发现,不排除境外输入引发本地感染的可能 ,但是一种新的变异病毒肯定会在性质和功能上有所改变,所以这将会对疫情防控工作带来更大的危害和挑战 。
4、BF.15变异株是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一种变体,最初在印度被发现。 这种变异株拥有一些独特的基因突变 ,这些突变有助于它逃避人体免疫系统的检测,可能导致更高的感染率和对健康的严重影响。
5、巴西医疗权威机构布坦坦研究所证实,在该国东南部圣保罗州发现2例奥密克戎新变种感染病例。奥密克戎新变种是由BA.1和BA.2的毒株组合而成 。巴西卫生部已经认可了该新变种。[28]奥密克戎BF.152022年8月29日 ,深圳市卫健委表示,发现奥密克戎BF.15变异株,是BA.1的子分支。
6 、经比对 ,该变异株与此前我国内地本土疫情、香港近期本土疫情、深圳近期境外输入病例感染的新冠病毒均不同源 。另据安阳日报微信公众号1月10日消息,河南安阳2例本土病例与天津市津南区现有本地疫情属同一传播链,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BA.1分支。
天津和辽宁的毒株是一个吗
1 、天津和东北部分是一个毒株。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截止于2023年1月6日 ,天津本土病毒以奥密克戎BF.7和BA.2为主,北方主要流行的是BF.7和BA.2及BA.76 。
2、不是。天津跟抚顺不个毒株,毒株是指对病毒进行实验需要培养病毒。毒株是在实验室条件下培养的病毒 。就是病毒的原生体。
3、日0时至24时,辽宁新增2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为大连市报告。12日,2例天津市返连人员核酸检测结果阳性 。经中国疾控中心确认,大连市1例阳性感染者属于VOC/Omicron变异株(BA.1进化分支) ,与天津—河南安阳关联疫情指示病例感染的新冠病毒高度同源。
4 、天津株属于奥密克戎毒株,天津与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当前流行的也是奥密克戎毒株。自新冠病毒开始流行以来 ,病毒经历了多次变化,从最初的武汉发现到印度发现的德尔塔毒株,再到现在的奥密克戎毒株。同时 ,奥密克戎的传染性和致病性也在不断变化,与之前的毒株相比,奥密克戎的传染性更强 ,但致病性则较弱 。
发表评论